今天参加一个会议,碰到一个老板,他一边吐槽内地公司税负重,一边神秘兮兮地说:“现在通过香港公司做国内业务,能合法节税15%左右,我去年刚办了一家海外公司。”我一听,这不就是当下最热门的财税优化路径吗?正好借着2025年香港最新人才引进政策,咱们来聊聊如何用香港身份+海外公司组合拳,实现创业和节税双赢。
2025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新版人才引进计划,堪称“史诗级升级”。根据香港政府官网数据,截至2025年2月,高才通计划整体获批率高达80.28%,其中B类(全球百强大学本科+3年工作经验)和C类(应届生)获批率甚至达到86.36%和84.03%。更夸张的是,A类高收入人才(年薪250万港币)的首个签证期限直接延长至3年,港府摆明了要留住“金主爸爸”们。
名人名言时间:“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。”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强调,香港要打造“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地”。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——2025年优才计划新增“主动邀请顶尖人才”机制,连诺奖得主、奥运冠军都可能被港府“上门挖角”。而普通人的机会在哪儿?答案藏在政策细节里。
以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张先生为例:他通过高才通A类申请(年薪260万港币),3个月内拿到3年签证,随后在港注册一家公司,通过上海拓迈财税办理ODI境外投资备案,将内地业务转移到香港公司旗下。结果?企业所得税从25%直降到16.5%(香港税率),叠加上海园区返税政策,实际税负仅12%左右。张先生笑称:“相当于每赚100万,比内地多留33万。”
数据对比:
身份规划+公司架构=节税闭环
香港身份不仅是通行证,更是税务筹划的钥匙。根据香港《税务条例》,海外公司若不在本地经营,可申请离岸免税;若通过上海公司与香港公司签订服务协议,还能进一步利用沪港税收协定(股息、利息、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最低5%)。
2025年新政的隐藏彩蛋
某跨境电商老板的惨痛教训:通过代购注册香港公司,结果被税务局认定为“空壳公司”,补税+罚款高达200万。上海拓迈财税提醒:
你以为只有香港有优惠?上海各区的财政返还政策同样诱人:
案例:王总(高才通A类)的三角架构
最后敲黑板:使用海外公司做国内业务,可以节税15%左右,上海拓迈财税公司快速办理海外公司注册,提供财税合规、节税优化服务!让您海外创业无忧!上海拓迈在上海松江、上海杨浦、新加坡均有办公室,设有办事机构,可以协助企业办理海外移民、海外公司注册、ODI境外投资备案等服务。